俄罗斯测试认证集团/海关联盟EAC认证中心

Центр сертификации EAC Таможенного союза ​ООО ТЕСТ СЕРТ 

上海经合工业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俄语区域产品认证专家

021-36411223      eac@cu-tr.org   WeChat:18621862553
EAEU欧亚经济联盟:理想与现实
来源: | 作者:上海经合 | 发布时间 :2021-10-06 | 2864 次浏览: | 分享到:
欧盟三次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地缘政治和经济空间,为应对欧盟东扩,俄罗斯主导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从2010年1月1日成立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到2012年1月1日形成的统一经济空间,从2015年1月1日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再到2025年实现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欧亚经济一体化路径业已形成

  4.白哈两国对俄深存疑虑,突出强调欧亚经济联盟的非政治色彩。白哈等国作为新独立国家,在参与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中,对国家主权独立问题极为敏感。乌克兰危机以来,白哈两国对俄罗斯戒心增强。他们不赞成联盟的过快发展,更反对在联盟框架内建立超国家机构。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高官多次重申,欧亚经济联盟不是政治组织,该联盟只涉及经济问题,不涉及政治。由于涉及更多的主权让渡,未来欧亚经济联盟实现资本、服务的自由流动还需要跨越不少障碍。

  (三)欧亚经济联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艰难行进 

  1.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在地缘政治上的博弈具有长期性。欧亚经济联盟对俄罗斯的首要意义在于地缘政治的需要。苏联解体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战略遏制政策,并通过北约和欧盟双东扩全面挤压俄罗斯,分化独联体。为应对外部挑战,维护在独联体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俄罗斯始终坚持推进军事和经济一体化建设。2011年普京刚刚推出欧亚联盟设想,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便指责俄罗斯试图借助经济一体化恢复新版苏联,并发誓要予以阻止。作为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的重要一环,欧盟早先推出了“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意在通过独联体伙伴国与欧盟建立自贸区的形式抗衡欧亚经济联盟,搞变相东扩。俄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指责称,欧盟此举意在强迫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在俄和西方之间作出“非敌即友”的选择。

  2.乌克兰危机集中反映了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之间白热化的角逐。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乌克兰的地理位置、资源潜质和市场都是不可替代的。在欧亚联盟蓝图中,乌克兰占有不可或缺的突出位置。为阻断乌克兰“脱俄入欧”,2013年年底,俄罗斯以巨大的经济筹码一度阻止了乌克兰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未料想,此举引发了乌克兰危机。2014年6月,乌克兰新政府最终同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2015年年底乌将加入欧盟自贸区。欧盟通过“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成功地把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独联体国家拉进西方的队伍。欧盟此举对俄罗斯多年经营的独联体一体化造成重创。乌克兰危机表面是俄欧矛盾的结果,而深层原因则缘于俄美地缘政治角逐。在严峻情势之下,俄罗斯打造欧亚经济联盟的压力更大。为反制北约和欧盟对独联体地区的渗透,俄罗斯加快了构建欧亚经济联盟的步伐。

  2015年3月20日,在俄、白、哈三国元首会晤期间,普京总统呼吁尽快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建立三国货币联盟,以应对外部金融和经济威胁[4]。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多轮经济制裁,其中包括在金融、能源和军工等领域对俄罗斯进行封锁。俄美、俄欧在欧亚大陆的激烈博弈短期内还望不到尽头。欧亚经济联盟同欧盟围绕独联体国家的争夺一时难休。

  3.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在中亚寻求互利合作。关于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必然碰撞的言论一直不绝于耳。但一年多的客观现实是,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在相向而行。2014年中俄两国领导人在双边和多边场合多次表达了寻求利益对接、促进两者合作的愿望。中俄共识建筑于两国根本利益基础之上。中亚的持续稳定和发展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如此,中俄两国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又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开展互利合作提供了平台,积累了借鉴经验。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并非竞争关系,前者为高度一体化机制,后者则是呼吁加强在交通、贸易、金融等领域合作的多边模式,两者寻求利益契合点的合作,互为促进关系。对中亚国家而言,两者可以兼容,共同发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抉择关系,这同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关系相比具有本质区别。

  “一带一路”对所有沿途国家开放,不仅把中亚国家纳入其中,也没有排斥俄罗斯,是以俄罗斯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事实上,“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不仅为中亚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还为中俄全面深化经济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王宪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欧亚经济联盟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运转。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为何要加入该联盟?加入的利弊得失如何?该联盟的发展前景如何?笔者拟就此谈一点看法。

  (一) 加入联盟能够获得的利益和好处 

  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首先是因为看到了该联盟能够为它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利益。对于白俄罗斯来说,加入这个联盟是它必然的选择。

  第一,白俄罗斯是一个出口型经济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现主要依靠产品出口。俄罗斯是白最大的出口市场,白90%的农产品、70%的机器制造产品都出口到俄罗斯[5]。2014年白俄贸易额为387亿美元[6],占白外贸总额的48.5%。哈萨克斯坦在白外贸中居第10位,白哈贸易额占白外贸总额的1.5%。显然,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有利于白巩固出口市场,扩大生产。

  第二,白俄罗斯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2014年俄以平均每吨385美元的价格向白提供原油2 300万吨,比2013年增加200万吨。欧亚经济联盟条约规定, 2016~2024年俄将每年向白提供2 400万吨石油,从2025年起将取消限额,按需供应。白国内企业每年实需1 000多万吨,另外1 000万吨经过加工后向欧盟国家出口,赚取外汇。白正计划在国内建设第三座炼油厂。2015~2017年,白每年从俄进口220亿立方米天然气,每千立方米价格从2014年的168美元降至154~155美元[7],而2014年欧洲国家从俄进口的天然气均价为每千立方米350美元,乌克兰是385.5美元。分析家们指出,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最重要原因是获取廉价而稳定的能源供应。白准备从哈萨克斯坦增加石油进口,保障哈石油输往欧洲。

  第三,多年来,白俄罗斯一直遭到欧美制裁,加上白俄罗斯产品质量比较低,很难同欧洲国家竞争。欧亚经济联盟给白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白75%~80%的商品将向联盟国家出售。白议会工业、燃料和能源综合体委员会主席德米特里·哈里冬契克认为,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统一的能源市场将使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俄是白的主要贷款国。2011年白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后,欧亚经济共同体银行反危机基金决定向白提供30亿美元贷款,帮助其克服经济困难。迄今已有256亿美元资金到位。2014年白俄罗斯外汇储备减少16亿美元,到2015年1月1日外汇储备仅剩50亿美元,而2015年到期需要偿还的外债为40亿美元。应白方请求,俄罗斯外贸银行决定再向白提供20亿美元贷款。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称:“白俄罗斯极其需要欧亚经济联盟,白俄罗斯加入联盟后什么也没有失去,得到的只有更多的利益。”[8]

  对于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来说,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也具有重要意义。

  哈萨克斯坦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卡姆·穆哈诺夫认为,“入盟”对哈至少有以下好处[9]:

  第一,自由迁徙。2012年6月以来,哈萨克斯坦公民在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可以一次性居住30天,而从2015年1月起可以自由居住。

  第二,自由就业。除了不能在联盟成员国当公务员和当兵外,哈萨克斯坦公民可以在成员国自由就业。

  第三,享受免费医疗服务,子女可以在当地上幼儿园和学校。

  第四,减少缴税。在俄罗斯的哈萨克斯坦人缴纳的所得税将从原来的30%减至10%。

  第五,享受同样的高等教育待遇。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等高等院校毕业生在俄和白将享受与当地大学毕业生一样的就业待遇,这将有助于降低哈国内的失业率。

  第六,享受同等退休金。哈萨克斯坦公民在俄和白将享受一样的退休金,而且在哈萨克斯坦的工龄照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