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测试认证集团/海关联盟EAC认证中心

Центр сертификации EAC Таможенного союза ​ООО ТЕСТ СЕРТ 

上海经合工业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俄语区域产品认证专家

021-36411223      eac@cu-tr.org   WeChat:18621862553
EAEU欧亚经济联盟:理想与现实
来源: | 作者:上海经合 | 发布时间 :2021-10-06 | 2876 次浏览: | 分享到:
欧盟三次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地缘政治和经济空间,为应对欧盟东扩,俄罗斯主导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从2010年1月1日成立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到2012年1月1日形成的统一经济空间,从2015年1月1日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再到2025年实现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欧亚经济一体化路径业已形成

  中国与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同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据中方统计,2013年中白贸易额达14.5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白俄罗斯第五大贸易伙伴及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从2009年起中国一直是继俄罗斯之后的亚美尼亚第二大贸易伙伴。2010~2012年双边贸易额每年稳定在4.3亿美元左右,2013年达到4.6亿美元。

  2.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 

  其一,经济互补性强。上述六国大部分具有资源优势,能源及其他矿产储量大,土地资源丰富。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具有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双方完全可以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和大项目合作。俄罗斯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在中国有市场,中国工业制成品和日用消费品深受联盟国家欢迎。2014年1~10月,义乌小商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共计4 644万美元,同比增长3.7倍,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施[45]。

  其二,互联互通的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中国适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互联互通是其中重要一环。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的巨大系统工程[46]。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及其潜在成员国塔吉克斯坦在互联互通建设中将大力合作。

  其三,欧亚经济联盟不断扩大。欧亚经济联盟实行开放政策,目前已有约40个国家表示希望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些国家大多是中国的友好国家,它们现在是、将来也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三)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均面临西方经济集团的挑战世界经济形势云谲波诡,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应对新局势;中国面临《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挑战,欧亚经济联盟面临欧盟东扩的挑战,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需要强化合作,认真对待。

  1.中国面临TPP的挑战。美国实行单边主义,称霸世界,声称在未来100年要继续“领导世界”[47]。美国认为中国是美国继续“领导世界”的重要障碍,因而时时处处围堵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中,美国企图通过主导TPP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确保其所谓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

  美国不仅排除中国参与TPP,害怕中国影响它在TPP中的主导地位 ,而且,由于中国在启动亚太自贸区谈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亚太自贸区谈判中美国有可能与中国争夺“主导权”,阻碍中国在亚太自贸区谈判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称,亚太地区的贸易规则应由美国而非中国主导制定。这里所说的亚太地区的贸易规则指亚太地区所有经济组织的贸易规则,其中包括TPP、亚太自贸区的贸易规则。

  2.欧亚经济联盟面临欧盟东扩的挑战。20世纪下半叶,欧盟的成立和扩大是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进入21世纪之后,欧盟的扩大明显带有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性质。目前,欧盟已成为一个拥有28个成员国、人口超过5亿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大部分中东欧国家都被其收入囊中。另外,欧盟还与阿尔巴尼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等东欧国家签署了联系国协定。签署这一协议是这些国家加入欧盟的第一步。因此,欧亚经济联盟面临着欧盟进一步东扩的挑战。

  在俄罗斯力促之下,独联体国家中的9个成员签署了建立独联体自由贸易区条约,其中5个国家加入了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力主建立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和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抗欧盟的东扩,守住苏联时期的战略空间。乌克兰是俄罗斯的重要邻国,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俄罗斯不会轻易允许乌克兰加入欧盟。从表象看,2014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是由于乌反对派反对总统暂缓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引起的,本质的原因是欧盟东扩与俄罗斯反东扩的斗争。

  (四)中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可提高联盟的经济实力和世界影响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亚经济联盟吸纳中国为其成员,经济实力将成倍增长,在世界的影响力难以估量。2014年中国GDP为10.385万亿美元,是欧亚经济联盟的两倍多,是日本的两倍,是德国的3倍。尽管与美国17.6万亿美元的GDP还有一段距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是迟早的事。同时,中国是世界经贸大国。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4.3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外汇储备余额为4万亿美元,占世界所有外汇储备的1/3;人民币跻身全球五大支付货币,有望纳入IMF特别提款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 02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2014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下降8%的情况下,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7%,达到1 195.6亿美元。

  虽然中国还未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但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相互间经贸合作紧密,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特别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安全以及在世界经济所处地位的影响已非常明显。

  中国强化同俄罗斯发展经贸合作,增加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是对俄罗斯反击西方制裁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俄罗斯反制裁的底气,削弱了西方的制裁效果。而从这些情况推断,一旦中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联盟经济安全、经济发展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另外,中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促进其经济发展及增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还表现在欧亚经济联盟将在诸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世界经济组织中增强话语权。中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还将增强“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组织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在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中也将受益匪浅。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随着亚美尼亚的加入,2015年1月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已成为涵盖1.757亿人口、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5%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接着,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也先后申请加入联盟;印度、土耳其、伊朗、埃及、中国、越南等国也兴趣浓厚,有意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如果联盟成员国对外合作扩大顺利,那么将对中亚地区甚至欧亚大陆经济秩序产生较大的影响。

  然而,国际社会对欧亚经济联盟的未来前景还是莫衷一是。作为联盟的主导国,俄罗斯的看法十分积极,认为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可以提高成员国经济的现代化和竞争力。普京在联盟峰会上表示,我们所推动的一体化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在关税同盟框架内,从2011年7月1日至今成员国间贸易已提高了50%,超过640亿美元;贸易结构中原材料份额从原来的40%降至28.9%[48]。

  与普京观点相左,一是因缺少乌克兰、关税分歧、卢布弱势等,联盟在成立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二是因成员国反复无常的合作意愿,联盟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俄罗斯选择建立地区性国际组织的目的在于保持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区的首要地位[49]。

  由于上述判断大都以预期效用为主,因此,国际社会的判断与实际结果很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因为联盟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参与方及潜在合作伙伴的利益诉求,而参与方及潜在合作伙伴的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受禀赋效应[50]的直接影响。在国际关系中,禀赋效应通常取决于各个国家对自身实力的认识。比较成员国国家实力不难发现,联盟经济合作属于不对称性的国际合作。在不对称性的国际合作中,成员国关系通常是竞争合作关系,即在合作中都倾向追求或保证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于是便产生了合作博弈,而且是n方博弈。因此,运用合作博弈论[51]来分析联盟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合作博弈论属于博弈论的一种类型,具有博弈的一切基本要素。与其他博弈不同,合作博弈关注的是收益分配问题,之所以能产生合作博弈是因为能产生合作剩余[52],而合作剩余的分配则取决于博弈各方的力量对比和技巧运用。可见合作剩余对于联盟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联盟能产生什么样的合作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