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俄罗斯的一部分高级官员对充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极其感兴趣,认为这是利用中国资金发展俄罗斯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机会。但也有人担心,加入该倡议将迫使俄放弃普京另外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后苏联国家统一到欧亚经济联盟内。然而,在中国还没有提出自己倡议的路线图和具体目标之前,俄将采取观望态度。
目前,俄罗斯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不要阻挠中国的能源或运输倡议。目前俄罗斯与欧洲的摩擦就是这种毫无前途和致命做法的先例。此外,为了自己的利益,俄罗斯还应向中国展示欧亚经济联盟作为一个方便的工具的吸引力:货物通关手续减少到只经过哈萨克斯坦边境,之后经过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直接进入东欧。
与俄罗斯计划不同,中国构想拥有显著的优势,这使它在中亚国家的眼中更具吸引力:没有任何政治条件的投资保障。而俄罗斯在欧亚经济联盟明显的政治优势主要是为了抗衡中国构建和谐欧亚大陆的“上海精神”。此外,欧亚经济联盟目前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原苏联及商品贸易的不平衡而形成的。过去10年,在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中,能源占据首位,而高技术产品和中等技术产品的份额减少了一半。由此,俄罗斯产品的销售市场萎缩,俄商品被来自独联体国家以外的、优质的、高科技的、有利于接受国经济现代化的商品打败。现阶段,俄罗斯及其欧亚经济联盟主要伙伴国的一体化进程主要建立在能源基础上,这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贸易潜力已近枯竭。从长远来看,俄罗斯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将会降低。
在评估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前景之前,应先比较俄罗斯与中国对地区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贡献。俄罗斯从2002年开始推行的“南北国际运输走廊”被认为是其最引人注目的构想。该计划将连接西欧、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亚和波斯湾。为了支持“南北国际运输走廊”,在2014年9月29~30日的里海沿岸国家阿斯特拉罕峰会上,俄罗斯提出建设“环里海铁路计划”,作为对现有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线路的补充。然而,俄罗斯当时并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详细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拥有三条连接中国与中亚的陆路过境运输线路,这些线路增加了来自中国的商品数量。北线:乔普—基辅—莫斯科—车里雅宾斯克—多斯特克—阿拉山口—连云港;中线:基辅—伏尔加格勒—阿拉木图—阿克斗卡—多斯特克—阿拉山口—连云港;南线: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大不里士—德黑兰—马什哈德— 谢拉克斯—塔什干—阿拉木图—阿克斗卡—多斯特克—阿拉山口—连云港。在这些项目框架内已经铺设了铁路线。值得考虑的是,中国对绕过哈萨克斯坦连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线建设非常感兴趣。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安格连—帕普铁路建设,建立了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绕过塔吉克斯坦的交通运输线。如果能够成功游说中国参与建设“南溪”(喀什—奥什)和“丘依—费尔干纳走廊”,中国将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向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和阿富汗运送物资。中国正在系统实施自己通过中亚进入欧洲市场的“走出去”计划,并最大限度地与已经进入俄罗斯“轨道”的国家扩展经贸合作。
(二)欧亚经济联盟的前景
2015年年中,欧亚经济联盟包括五名成员(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这种格局很有可能会持续一个不短的时期。第一,联盟内部进一步自由化的经济规划存在一系列问题:成员国无法完全消除障碍,因为这会损害对于公开竞争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且得不到国家补贴的当地生产商。第二,欧亚经济联盟意味着不仅是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也包括人员的自由流动。鉴于社会上对移民政策的不满,俄罗斯未必能够同意落后的中亚国家加入联盟,而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是俄罗斯非法劳工的主要“供应国”。至于土库曼斯坦, 2009年的天然气之争大大恶化了俄土关系,两国之间就更谈不上一体化进程了。第三,西方制裁和卢布贬值使欧亚经济联盟对第三方成员的吸引力变小。
目前,对俄罗斯不利的国际形势已经将其置于十分艰难的境地: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必须推进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的自由化,或者接纳新成员以扩大销售市场。然而,目前这两个选项对俄罗斯来说都不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加入欧亚经济联盟,那么对俄罗斯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相反,其他有实力的成员国却能够挤占俄罗斯商品在中亚国家的原有市场。因此,俄罗斯将继续完善欧亚经济联盟的经济机制,否则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将占主导地位,而俄将失去在中亚的影响力。
周延丽 王兵银(辽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
2015年1月1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中国完全可以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其主要理由如下:
(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与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战略吻合
欧亚经济联盟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提出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战略,俄罗斯提出了欧亚经济联盟对所有邻国开放的发展战略,两个战略相向而行,完全吻合,可以对接。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至今中国建设自贸区战略的重点方向已经明确,一是中国周边国家,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既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理所当然是中国建设自贸区战略的首选重点国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15年1月5日表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均是中国友好邻邦,中方尊重相关方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所作的努力,支持各国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中方也愿同欧亚经济联盟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42]。
2015年1月1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目前其成员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五国,塔吉克斯坦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加入该联盟。欧亚经济联盟是一个开放性组织,它希望继续扩大以及与更多的国家和经济组织开展合作。2013年4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第11届欧亚媒体论坛”发言时称,俄、白、哈三国创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不是封闭性组织,只要接受三国就设立欧亚经济联盟所通过文件的国家均可加入欧亚经济联盟。2014年12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欧亚经济联盟对所有邻国开放,这些国家不仅包括独联体国家,还包括俄罗斯在东西方的合作伙伴。欧亚经济联盟实施开放发展战略,赢得了许多友好国家的广泛欢迎和响应。据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称,目前已有约40个国家表示希望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43]。它们大多数是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传统友好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阿富汗、埃及、印度、越南和朝鲜等国。
中国是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友好邻邦,毫无疑问是其扩大的潜在对象国。俄罗斯系统战略分析研究所所长安德烈·富尔索夫表示,目前中国正在开展更加积极的周边国家外交政策,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国家对中国将更加重要;而欧亚经济联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联盟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相信中国的参与将为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带来更多机遇[44]。
(二)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贸合作有良好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
1.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目前,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和即将加入的国家中,除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两国外,其余四个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国与这四个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有良好合作,经贸合作成就斐然。201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952.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按照中俄两国的规划,2015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1 000亿美元,2020年前将达到2 000亿美元。从目前中俄贸易发展形势观察,两国规划的发展目标完全能够如期实现。2009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额为141.29亿美元,中国第一次超过俄罗斯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后,中哈贸易额进一步增长,2010~2013年分别为204.49亿美元、249.41亿美元、256.82亿美元和285.96亿美元,继续保持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13年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额为51.3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4.5倍。目前,中国是继俄罗斯之后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的贸易额为19.58亿美元,比2002年的0.12亿美元增长162倍,中国是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
Центр сертификации EAC Таможенного союза 沪ICP备10027014号-14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高科东路777号1号楼2017室 021-36411223 021-36411293 skype: gostchina
E-mail: eac@cu-tr.org 微信和手机:18621862553 海关编码查询 沪ICP备10027014号-3
网站内容和图片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拷贝和使用 海关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