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在西方制裁、卢布暴跌的背景下,俄罗斯退出美元机制的决心极为坚定。现阶段,欧亚经济联盟对外开展金融合作首选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欧亚经济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存在着成员国大部分重叠、所处地域大面积交叉以及经济功能重合三大特点,两大组织间金融合作,特别是本币结算已有良好基础。俄哈、中俄、中哈、中白在双边层面均已研究过本币结算,并在货币互换、通过中国银联卡系统支付结算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哈萨克斯坦明确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采用本币相互结算。目前俄罗斯正在力推欧亚经济联盟货币联盟的建设,未来在两大地区组织之间,在货币清算、银行间贷款、贸易融资和资本市场交易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欧亚经济联盟与“金砖国家”的合作更着眼于国际治理层面,提出要建立多极化的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为新兴经济体争取更大的话语权。2015年俄罗斯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将借此机会提出更多的务实合作主张。
3.深化农业领域合作。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深厚的农业发展潜力。目前,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是世界面粉主要出口国,白俄罗斯农业生产率较高,三国都将农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欧亚经济联盟粮食出口主要市场是海湾国家、东南亚和中国。欧亚经济联盟成立后,将推行共同农业政策,保障农产品和粮食生产与市场平衡发展,在共同农业市场准入等方面提供公平竞争条件,统一农产品与粮食流通条件,保护成员国生产者在国内外市场的利益,这些为联盟开展对外农业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农业将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开展域外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埃及、希腊、巴西、阿根廷等国都在积极拓展与欧亚经济联盟在农产品贸易、农业产业化开发、粮食运输、农机销售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4.通过互联互通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拥有跨境运输的极大潜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均极为看重这一优势。2010~2011年,在欧亚开发银行支持下,欧亚经济共同体已制定了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综合规划, 计划到2020年前实施142个项目,其中仅23个特大项目总价就达680亿美元。由于内部融资不足,单靠欧亚经济联盟自身尚不能完成,需要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和开发机构参与。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提出了道路联通构想,并成立了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双方可在铁路、公路建设开发领域开展双边和多边多个层面的合作。从双边层面看,俄罗斯已对中国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准入门槛,拟吸引中国资金参与国内高铁建设,哈萨克斯坦也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主动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将成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合作的重要引擎。
5.在全球能源格局重塑中拓展地区能源合作。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处于世界石油天然气主要储量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更是全球主要的油气输出国。当前在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对内正在构建内部的统一能源空间,拟于2019年之前建立统一的电力市场,2025年之前建立统一的石油、天然气市场。对外则积极拓展多维度能源外交,力保欧洲,开拓亚洲,寻找新的出口市场,这将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带来新的机遇。目前,俄罗斯和中亚产油国均有意对中国开放油气上游产业,以能源合作带动经贸合作,进而推进自身经济结构调整,这将给中国能源发展和能源外交带来诸多影响。随着能源合作的深化,中国与欧亚国家供需双方建立议价合作平台,深化能源金融合作等选项也将提上日程。
李永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015年1月1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进入新阶段。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不矛盾,而且有巨大合作空间。
(一)欧亚经济联盟是独联体独特的一体化形式
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建立独立国家的过程中一直尝试在经济上建立密切的国家间关系,这种立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曾经的统一经济体的破坏给所有国家经济发展都带来巨大的困难和不便。虽然已经独立,但是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互为市场,互相依赖,互相合作,在基本完成独立国家建设过程后,寻求一定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始终是普遍的愿望。
在苏联解体后的前10年,这只是愿望而已。由于最大的经济体俄罗斯国内陷入政治动乱,经济一体化问题还不能提上议事日程。而哈萨克斯坦却非常积极。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提出许多一体化建议,有涉及中亚地区的,也有涉及整个原苏联地区的。由于俄罗斯态度不积极,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建议都没有得到落实。
随着俄罗斯国内形势的稳定,俄罗斯独联体政策逐渐清晰。尤其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开始重视与独联体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早在1999年2月,俄、白、哈、吉、塔五国就签署了关于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的条约,但没有确定时间表。2000年10月,由上述五国组成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建立;2006年,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条约,但是2008年又终止了自己的成员国资格;2002年,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成为欧亚经济共同体的观察员国。
俄罗斯认为,独立后的1 7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4亿多人口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和经济体。因此,最近10余年来,俄探索一体化形式的进程开始加快。2006年,俄、白、哈决定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关税同盟。2009年,三国签署关于关税同盟条约并确定了统一的关税。这是后苏联空间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关税同盟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
俄罗斯总统普京希望一体化进程的结果不仅仅是经济联盟,他在2011年提出建立欧亚联盟,希望俄罗斯能够与后苏联空间的国家一道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对乌克兰寄予了极大希望,希望乌克兰能够积极参加俄罗斯主导的一体化。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乌克兰成为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博弈的重要棋子。美国和西方坚决反对任何可能导致俄罗斯复兴的进程。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在其名著《大棋局》中直言:在这方面乌克兰至关重要……没有乌克兰,以独联体或以欧亚主义为基础重建帝国都是不可行的。一个没有乌克兰的帝国最终只能是更“亚洲化”的离欧洲更遥远的俄国。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12年12月曾经坦言:美国要阻止原苏联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地区出现再次苏联化倾向,尽管不称作苏联,而是称为关税同盟、欧亚联盟之类……要制定有效措施减缓或防止地区苏联化。发生于2013年年底的乌克兰危机有多种原因,但是不能否认,东西方博弈是危机的原因之一。
现在,没有乌克兰的欧亚经济联盟成立并开始运转,此事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欧亚经济联盟委员会总部设在莫斯科,金融监管机构设在阿斯塔纳,而欧亚经济联盟法院设在明斯克,白俄罗斯则成为欧亚经济联盟2015年轮值主席国。
(二)欧亚经济联盟不会影响中俄关系及其务实合作
有人认为,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将对中俄关系,尤其是中俄务实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将削弱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这是一种误解或不全面的理解。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关系密切,具有丰富的务实合作内容。
目前,欧亚经济联盟领土面积为2 000万平方公里,人口1.7亿,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20%,石油储量占世界的15%。根据欧亚经济联盟欧亚经济委员会统计,2013年关税同盟成员国间贸易总额达641亿美元,与第三方贸易总额达9 301亿美元。除承诺保证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还将在一些关键领域(能源、工业、农业和运输等)协调彼此的政策,2016年还将建立药品和医疗设备共同市场。
Центр сертификации EAC Таможенного союза 沪ICP备10027014号-14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高科东路777号1号楼2017室 021-36411223 021-36411293 skype: gostchina
E-mail: eac@cu-tr.org 微信和手机:18621862553 海关编码查询 沪ICP备10027014号-3
网站内容和图片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拷贝和使用 海关编码